2009-08-31 中國時報
林志成/臺北報導
「當一個志工,如果被安排做很小的事,只要態度改變,也會覺得做這些事很有意義。」二十六歲的哈佛大學博士生范鈺梅這些年在臺灣、泰國、印度、孟加拉、巴西及非洲等地當志工,她不斷調整自己所學,以便可以關懷更多弱勢者。
范鈺梅志工經驗豐富,她八月在臺灣,剛好遇到八八水災。她不像國內一些志工搶進重災區,而是在花蓮幫慈濟將每天救援狀況用英文寫出來,放到聯合國相關網站,散播愛與關懷。
范鈺梅在美國夏威夷出生、成長,從夏威夷普納侯(Punahou)高中畢業,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學妹。她在家講臺語、在學校講英語,對中文一竅不通。
高一結束時,她想到世界其他地方看看,因阿公、阿嬤住臺北,就選擇到臺灣度暑假,並參加慈濟夏令營。她被安排到慈濟心蓮病房(即臨終病房)服務,因為不會講中文,「只握著病人的手、不用講話。」但這段經驗,讓她對死亡有更深刻體驗。
高中畢業後,她申請上麻省理工學院,她決定延期一年入大學,回到臺灣花蓮慈濟當志工。那一年,慈濟她做的是「傳真和影印」,「負責將證嚴上人的愛與關懷影印和傳真到世界各地去」。
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後,她剛開始讀生物系,後來轉文化人類學系,之後又念機械系。范鈺梅說,讀機械系是因為,當時麻省理工學院開了一門課「發展中國家科技學程」,修這門課的同學多在設計汽車、電腦,范鈺梅卻設計了一套淨水器,她希望讓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可以喝到乾淨的水。
大學畢業,范鈺梅到哈佛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博士,現在要升博士班二年級,希望以後可為開發中國家的公共衛生盡一份力。
靜思語:付出,才能有愛與感恩的互動。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