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5更新....)       ◆歡迎來到「後山慈青部落」!【八八惡水毀大地,秉慈運悲聚福緣】關懷莫拉克颱風水患,慈濟賑災專案帳號:06692433,戶名:佛教慈濟基金會賑災專戶      ◆大愛電視《證嚴法師菩提心要》9/05播出上人教你有法度~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      ◆興建大愛村與組合屋,慈濟基金會將在高雄縣、屏東、臺東等地興建組合屋或永久住宅      ◆慈濟基金會持續提供援助,需要救援協助的民眾,請洽慈濟總指揮中心03-8266779轉269、590、373或374,臺南分會06-2792999分機128、129或211,高雄分會07-3987667分機1203、1204,屏東分會08-7385265、08-7363953轉123或124,或就近撥打慈濟全臺分支會聯絡處電話。      ◆救災最重要~李桂鴦放下滿處泥濘的房子投入慈濟,三週後才清理自宅      ◆慈濟關懷高雄營區八八水災受災鄉親,協助鄉親早日適應新生活      ◆印尼強震,萬隆與雅加達慈濟志工攜帶物資前往災區勘災發放      ◆證嚴上人行腳高雄 持續在南臺灣關心災情       ◆更多新聞,請鎖定大愛電視http://www.newdaai.tv/

2007/01/27

[衲履足跡] 莫「虧空」大地資源



國曆:民國95年10月1~2日
農曆:八月初十~十一日

「外淨」是造福,「內淨」是成長智慧

全台環保幹部精進研習會圓緣,上人感恩環保志工保護大地、愛護人類與萬物,堪稱「人間活菩薩」;十多年來親身力行,帶動社會男女老少投入分類回收,豐碩的成果廣受矚目。

「儘管很多人知道地球被破壞、環境污染很嚴重,但因人類欲求無度,要推動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實非易事。然,只要有心,沒有做不到的事。」

上人表示,全台環保志工逾四萬人,在各鄉鎮社區致力資源回收、研發新技術仔細做分類,更推廣環保觀念;慈濟國際人道救援會則運用回收物資研發再製品,不但實用且具有高品質。「團隊合作不僅減少大地資源消耗,也能利益人群,令人感恩!」

自然災害多來自人為肇禍,上人再三提醒:「人類種下破壞環境的『因』,遂承受大地反撲的『果』。人們不能再無節制地抽取地下水、挖鑿石油、濫墾山林,否則天地崩毀,將不堪設想……」

「平時恣意妄為,等到發現大地生病了,才想要彌補就太慢了。慈濟推動環保,不只是回收資源,更積極教育大眾惜福節約。」上人強調,回收資源再製以「開源」、教育民眾降低欲望以「節流」,才不致使大地資源「虧空」。

大地環境跟人體相同,平時的預防保健勝過病時的治療。上人提及抽菸、喝酒、吃檳榔等惡習,不僅傷害人體健康,也對地球造成污染,又因成癮而擾亂心志,實有害無益。

「不要等到病來磨了,才說要戒菸、戒酒。一個人的志氣難道抵不過短短幾吋的香菸?不是戒不掉,而是志不夠堅!」

上人勉眾即時起而力行,不只清除大地污垢,也要把內心污垢清理潔淨——徹底改變習氣。「『外淨』是造福,『內淨』則是成長智慧!」

喜怒、愛憎,起自分別心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當『六根』與『六塵』相互接觸、涉入,根涉塵、塵入根,因此看見、聽見、聞到、嚐到、摸到、想起,稱之為『十二入』。」

《水懺》經文中言及,「十一遍使」會造一切罪,「十二入」也會造一切罪。上人於晨語時指出,「十一遍使」的無明煩惱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十二入」的作用就在人的一舉一動,更為密切與深入。

「見到喜愛的人事物就貪戀、追求;反之則厭憎、排斥。聽到美言,就歡喜得意;若是批評,則瞋怒難平……這些都是自心在分別『我愛、我不愛』;實無關乎受喜愛、受憎惡的對象。」

「就如眼根歸眼根、色塵歸色塵,本來毫不相干;因緣會合而牽扯、起分別,相互涉入。一念心迷,深陷『十二入』,就會引起許多煩惱,進而造罪。」上人叮嚀,舉手投足不可不慎!

有美的心境,就有美的形態

早會時間,上人說及新店慈院在九月三十日提前舉辦中秋晚會,邀請病患和家屬參加,台上台下齊聲唱和,人人展露笑容,氣氛祥和溫馨。

「人人是好人、人人做好事,就是最美的景象。」上人言,心美,表達出來的形態就會美;「人心若如清淨明亮、圓滿無缺的明月,人生便沒有燠熱、懊惱,宛如淨土。」

醫療志工平時在醫院服務病患、作醫病之間的橋梁,在中秋晚會上則奉茶、端水、做招待。上人讚歎:「端著茶走在人群中服務,那樣的溫柔美態,展現出美的心境。所以,幸福是從人的心態開始,有一分好心,表達出美的形態,就能讓整個社區、社會祥和!」

2007/01/26

[上人說故事] 賣魚郎與老鷹


證嚴法師說故事
Writer:Master Cheng-Yen

人能守本分,才能盡本事。就像小鳥飛翔在天空中,歌聲嘹亮而悅耳,增添了大自然的生氣,這就是牠們的本分、本事。

至於人,本分是安分守己,本事是發揮良能為人群服務。但是有的人只想展現本事,卻不知自己的本分,不願守住本分,導致人生方向脫序違規,這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

有一個小故事──

一位年輕人靠著賣魚來維生,有一天,他一面吆喝,一面環視四周,注意看是否有人來買魚。突然,一隻老鷹從空中俯衝而下,在他的魚攤咬了一條魚後立刻轉身飛向空中。賣魚郎很生氣地大喊大叫,可是,只能無奈地看著那隻老鷹愈飛愈高、愈飛愈遠....

他氣憤地自言自語:「可惜我沒有翅膀,不能飛上天空,否則一定不放過你!」

那天他回家時,經過一座地藏廟,他就跪在地藏廟前,祈求地藏王菩薩保佑他變成老鷹,能展翅飛翔於天空。從此以後,他每天經過地藏廟,都會如此殷切地祈求。

一群年輕人看到他天天向菩薩祈求,就很好奇地相互討論,其中一人說:「這位賣魚的人,每天都希望能變成一隻老鷹,可以飛上天空。」另一人就說:「哎喲!他傻傻地祈求,要求到何時?不如我們來作弄作弄他!」大家交頭接耳,想了一個方法要欺負他。

第二天,其中一位年輕人先躲在地藏菩薩像的後面。賣魚郎來了,照樣虔誠地祈求、禮拜,這時,躲在菩薩像後面的那位年輕人就說:「你求得這麼虔誠,我要滿你的願,你可以到村內找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試試看。」

賣魚郎以為真的聽到地藏菩薩的指示,非常歡喜,趕快跑進村裡找到一棵最高的樹,然後爬到樹上。

那棵樹實在太高了。他愈往上爬,愈覺得擔心。

他爬上樹頂,向下看──「哇!這麼高!我真的能飛嗎?」那群年輕人也跟著來了,他們在樹下故意七嘴八舌地喊道:「你們看,樹上好像有一隻大老鷹,不知道牠會不會飛?」「既然是老鷹,一定會飛嘛!」

賣魚郎心裡很高興,他想:我果然已變成一隻老鷹了!既然是老鷹,哪有不會飛的呢?於是展開雙手,擺出展翅欲飛的架勢,從樹頂跳下去。

可是,怎麼不是向上飛,而是向下墜落呢?好怕啊!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幸好,他落在泥漿地上,陷入爛泥巴和水草之中,只受到輕傷。

那些年輕人跑過來,幸災樂禍地取笑他。他說:「你們笑什麼?我是兩隻翅膀跌斷了,不是飛不起來啊!」

這故事可以給我們很大的警惕──

一個人要守本分,才能盡本事。若只想得到大本事,卻沒有守好自己的本分,不自量力盲目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是非常危險的。

學佛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心念離開了自己的本分,則修行之路就會很坎坷,煩惱也會很多!

所以,大家要時刻反省自己的心念、言行是否已偏離本分,如此才能盡本事,充分發揮良能為人群服務。總歸一句話:一定要多用心啊!

2007/01/25

慈濟大專青年生活禮儀學習營,近千位大專生報名參加


近千位全省各大專青年,將於元月二十五日起至二月二日,分批於板橋慈濟園區、桃園靜思堂及彰化、高雄分會參與慈濟大專青年生活禮儀學習營,認識慈濟真善美,體驗做志工的歡喜與付出,展現年輕人的力量與希望。

今年大專青年生活禮儀學習營以區域劃分共四梯,由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籌辦、各大專院校慈青社規劃,以「悲心、惜福、力行」同一主軸,「生活禮儀」、「志工體驗」課程架構,期待啟發學員善念,感恩現在所擁有再造福,並建立良好的生活態度與志工精神。各梯工作人員結合社區資源,就近連結各區志工講師、志業體資源,安排志工服務體驗。

第一梯次於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在彰化分會登場,學員來自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三十二所大專院校,報名人數已高達兩百六十七人。此梯次結合社區資源,除了生活禮儀心靈環保等課程,將以半天進行志工體驗,學員分批前往慈濟人於田尾、埔鹽社區長期經營的環保站,實際體驗環保。領隊賴曉逸表示,學員將分組進行環保分類的實作步驟,讓地球更美好。

營隊帶給學員豐富的課程內容,而工作人員更是臥虎藏龍,共同營造營隊學習型的環境。其中,與學員最直接陪伴的隊輔,有許多是大專院校慈青社的社長。擔任第一梯次隊輔的林佩勳,就是嘉義大學慈青社社長,就讀音樂學系三年級。

林佩勳因為九二一大地震而認識慈濟參與希望工程,上大學後主動加入慈青社。在學校,林佩勳身兼學校宿舍舍長、參與系上的活動、平時伴奏打工,在有限的時間下,慈青是她從未放棄的選擇。現在身為社長的她每個禮拜都有慈青活動,每個月參與一次志工服務,帶領嘉義大吉國中學生進行機構關懷或環保回收等,建立青少年服務人生觀。

林佩勳表示,很幸福可以擔任工作人員,把握因緣多學習。喜歡一群人不分年齡階層,為共同的理念付出的感覺,單純為了服務而相繫在一起。而在慈濟更不同的是,可以從慈濟志工跟慈青學長姐的身上,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修正自己的習氣。

慈青呼應證嚴上人期許慈濟人落實慈濟理念於社區與生活,從1994年將接引大專生的寒假營隊從花蓮主辦轉型到各社區分區舉辦。今年報名人數比起去年增加了近三百位。

新聞提供:佛教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劉星妤

2007/01/24

[上人開示] 一念正心常自在


證嚴上人開示
Master Cheng-Yen

金烏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又跨向了一個新的年度。歲暮新春,省視過去,瞻望未來,我衷心感謝,感謝佛恩,也感謝大家群力的宏恩。

多年來,不論是台灣本土,抑或海外,每個慈濟人都是共同一心地,把心念化為力量,一起來完成慈濟四大志業。救貧要發出愛心,醫療要發出悲心,人文要出自歡喜心,教育要源於大捨心,慈悲喜捨都是發自一念心。

今天的慈濟,能夠分分秒秒發揮救貧救病、落實人文、教育的工作,完全是大家心力所成就的,此所以我感謝佛恩,也感謝眾生恩的原因。

感謝佛恩,是因為佛陀以大智慧示現人間,他體會人間的苦難,出家追求真理,參悟了人性最真最妙的道理,然後再用這些道理來教化我們。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有吃、有喝、有穿、有,住的又舒適,要什麼有什麼,一點兒也不苦,他會覺得沒必要追求佛法,也沒必要接受佛教。

在我看來,這種人是懵懵懂懂過一輩子,他不去用心思考,心生的好景是否常在?即使一輩子都過得舒服富裕,也能如願的活到八、九十歲,但是無論如何順遂如意,人生總是難逃生、老、病、死、愛別離等苦啊!

人活著一定會老,人一旦年老,身體器官自然衰退,腦力知識也跟著退化。我們常常聽到一句俗話「愈老愈倒退」,年紀大了,思想、觀念經常跟不上時代,我曾看過許多為人子女的,為了年老的父母講話嘮叨,思想落伍而苦惱,可見得年紀大了,觀念執著在舊日的經驗裡,造成了親子之間的代溝,這是一般老人家感到心靈寂寞、孤獨的悲哀,它也是老苦的現象之一。

再說我們所愛的人,能永遠相聚一處嗎?以子女為例,即使他們很乖順、優秀,但是為了求學,他們可能必須遠離家鄉,甚至有些人更出國深造,和父母家人終年難得見面,這就是愛別離苦啊!

曾有人告訴我:「我的孩子都很會讀書,有一位在日本,有一位在美國,還有兩位在本省南、北部,而我自己住在台中。孩子們如果太久沒打電話回家,我就擔心他們是否生活放蕩,忘了要與父母聯絡;但如果聽到是他們打電話回來,接聽之前都會一陣緊張,深怕他們是否在外頭出了狀況……」。

人生就是這麼的緊張、矛盾,而除了愛別離苦之外,還有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諸多苦惱,所以說人生無法徹底自在的快樂。

人生八苦是你我都必須遭遇面對的,佛陀經由修行體悟了這番真理之後,回過頭來教導我們要看開煩惱、放下執著,如果能夠用心轉境,而不被境轉心,做人自然會很自在,生活自然輕鬆愉快。

有人習慣在年初時安太歲、求平安,年底時感覺一年如意,就以為是安太歲而獲得感應,於是年底就得謝平安,隔年年初又去蓋運、安太歲等,如此周而復始地把心念投擲在這些偏差的信仰上,如果求平安就能得平安,則人間豈有因果功過可言?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今日有福得平安,是因為過去生曾造福業,種健康因,即使不求,福自然來;同樣的,期望未來有福可享,就必須在今日多做善事勤造福業──俗話說「錢四腳(角),人兩腳」,如果錢追人,財源自然滾滾而來,相反的,若是我們不曾積善,無福報可享,再怎樣追求,還是追不到財富的。

人生只要心自在就能快樂,就不會迷失自我,心不迷執,就不會做錯事。身、口、意能造善惡業,而此三業由心念發起,只要我們保持誠正的心念,並且身體力行,將好心落實在好事上,自然就能夠成就好因緣,圓滿好果報了。

2007/01/20

[衲履足跡] 知道「是」,面對「非」
Knowing"Right", face "Wrong"


日期:民國95年09月25日
農曆:八月初五?初六

不執常,不執斷

晨語時間,上人續示《水懺》「七見」之四||斷見。「樹木無法常綠,樹葉在秋天枯落是『無常』。但是樹木不死,隔年春天又萌發新芽,正如『法性常住』。」

上人表示,「有」或「無」、「常」或「無常」,都由業種、業力牽引變幻;執「常」固然不對,若是執「斷」而撥無因果,也是錯誤的見解。

有些人只重眼前享樂,不計後果地任性造作,「如此『執斷』而不愧,將結下深重的惡因,果報如影隨形!」

世間一切皆無常,人的生命也只在呼吸間。上人叮嚀,若不能透徹「無常」,為了一己之私而計較、爭奪,就會造成災禍。

上人勉眾提起智慧,莫將人事當是非,而要將是非當教育;時時警惕,不執常也不執斷,就能放寬心胸,不與人計較。

知道理,辨是非

日前新聞報導有名國中生罹患「重度攻擊型未社會化行為障礙」,見人就要攻擊,逃學、逃家,在外惹是生非,有如鬥雞一般。母親勸阻,他卻說自己還不夠壞,要看電視再學得更壞一點。

二十六日晨語時間,上人嘆言,社會亂象叢生,究其因,乃人心紛亂、脫離人倫道理;像這名以爭鬥為念的國中生,在社會已非特例。「現在一些電視劇傾向逞兇鬥狠的情節,實乃迎合人心喜好,也反映出人心的偏差。」

上人說,人心起了貪著妄念,就聽不進勸解,不顧義理做出損德、不義之事;心念一旦放任,如脫韁之馬,就不容易收攝回來。

言及「七見」之五──戒盜見,上人表示這是妄見之一,不明是非,修邪行、持邪戒,即是「盜」、「取」非法,將脫離正確的人生軌道而誤入歧途。

「學佛要奉行正道、正戒;若偏離正途,堅持非法邪見,是『不知如來正戒,而於邪戒中妄自分別,取於進行』。往錯誤的方向走,就會衍生惡行、造作惡業。」

天地寬廣,但舉目所見,皆是人與人爭、人與物爭之事。「人的心地無法等同空間開闊,欠缺正行典範,心念受無明覆蔽,遂盲目爭鬥,造成種種悲慘苦況。」

上人表示,修行,即是要知道理、辨是非。「知道何為『是』──掌握正確的道理、方向,就可建設自心;面對『非』──修正錯誤、息滅煩惱,就能使自己平心靜氣。」

「人都是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才會生是非;是非惹煩惱、結惡緣,造成惡性循環。」上人敦勉眾人:「學佛,要學得『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保持心的清淨,則無論外境如何動盪,都不受動搖;多一分平靜心、多一個和氣的人,就多一分讓世間祥和的力量。」

[衲履足跡] 慈悲且柔軟
The mercy and softness


日期: 民國95年
09月27日
農曆:八月初七

人人學做「調御師」

「自己心靈的苦不設法化解,如何幫助別人解脫苦難?」晨語時分,上人表示,眾生之苦,有可見的有形災難,也有潛藏於心的無形苦難;行菩薩道,不僅要協助他人克服外境之苦,更要調伏自心的煩惱。

「芸芸眾生的見解、習氣各不相同,娑婆世界正是修行的道場。要轉心境,感恩種種境界現前,讓我們有機會調伏心性。」

佛陀又號「調御丈夫」,意指善於調伏眾生剛強習氣。上人期勉人人學習做調御師:「剛強的習氣不只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其實人人本性清淨、慈悲柔和,只是被習氣熏染,以致看別人不歡喜、看事情心不服,煩惱叢生。」

發願度眾生苦、行菩薩道,困難險阻難免,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上人舉「七見」之六「果盜見」──即是起了速得成果的心念,想抄捷徑,因此走上偏差之路。

「起因錯誤、方向錯誤、方法錯誤;不僅『不知正因正果』,且差毫釐、失千里,一念差、萬念錯。」上人籲眾建立正知正見。「為求速樂,變得易瞋、易怒。長久積瞋、積怒,就會做出傷害自他的惡事!」

「謹修心行,調伏剛強,守志奉道。」上人以此殷勉眾人。

志願相同「一家人」

遠道訪客列席志工早會──福建福鼎市醫院同仁、志工及當地領導一行二十三人,九月十九日抵台,赴各地志業巡禮後,來到慈濟心靈故鄉花蓮。

「有朋自遠方來,令人歡喜!每每聽聞福鼎醫院的感人故事,感覺彼此是很貼近的一家人。」上人表達誠摯歡迎之意。

從十年前的賀伯風災賑災結緣,七年前慈濟與福鼎市醫院首次交流、繼而援建醫療大樓。在前任院長紀元忠的領導下,福鼎市醫院建立起醫療人文,以愛幫助貧病苦難人。上人欣言,慈濟「尊重生命,守護愛」的精神,已在福鼎市醫院落實。

今年八月底,桑美颱風為福鼎帶來嚴重災情,慈濟志工及時關懷、膚慰受災者,同時給予生活幫助。上人對此表達深切的感恩與感動。

「一陣風、一陣雨威力之大,讓房屋傾倒、居民傷亡。原本生活清苦的家庭,災後更是雪上加霜;實在不敢想像冬天來臨時,災民要如何生活、如何安身?很不忍心!」上人尋思讓災民儘快有安身、安生的環境,也希望能幫助孩子復學。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慈濟進行希望工程──援建五十一所學校,讓孩子盡快回到舒適的課堂。上人強調社會未來的希望在教育:「慈濟投入救災救難,總是期待安心、安身、安生並進;腳步要積極且踏深踏穩,一步步接續向前。」

桑美颱風的強大威力,連福鼎在地耆老也未曾見聞。「以佛法而言,國土危脆、人生無常。而地、水、火、風災難不斷,起因都在於人──人們不懂得愛惜大地,導致災難頻生。」

解除眾生苦難的漫漫長路,需要耐力才能堅持。上人期勉志工以慈悲心、耐心及愛心,持續陪伴苦難蒼生。

做出「人醫典範」

福鼎醫院慈濟大樓是當地第一座通過各項消防檢查的十二層以上建築;當初設計可擋十二級陣風,這次歷經桑美十七級風仍安然無恙。

參與建設的陳丁友副院長提及,監造期間三百六十五天不休假;灌建樓地板時,負責建築的同仁也跟著二十四小時不休息監工。吳家寶主任則憶述,陳副院長有天夜裡十二點還巡視工地,腳被鋼筋刺傷,仍在病床上處理公文。

上人感恩表示:「大家以真誠的愛投入,感動廠商提供最好的建材、用最好的工法,讓這一座建築穩固優良,經得起強颱的考驗。」

慈濟關懷的貧苦個案,若因病入住福鼎醫院,大醫王與白衣大士不但用愛細心照顧,還為病患做飯、送食等;醫護人員也走入村莊辦義診、到病殘者的家中往診。

「這就是『志為人醫』∣∣不只醫病,還醫心。用自己的生命走入病人的生命去搶救,這分人本關懷,真正是人醫典範!」

訪客將返福鼎,離情依依。上人懇盼此行的每一位都是人間菩薩種子,負起造福人群的使命。 「菩薩不是擺在案上供人膜拜,能聞聲救苦、以行動庇蔭苦難蒼生,就是人間活菩薩!」

2007/01/19

[人文] 最新出版訊息
Most newly published message


證嚴上人最新著作:
時報、靜思文化合作出版《禮儀之美》
(1書+DVD光碟)

近年來臺灣社會,四處呈現出脫序的現象,這都是缺少了「禮儀」薰陶所致。時代的進步,禮的「內容」不免有所調整,但是禮的「精神」應是常新不變的,慈濟的「創新」實為「復古」,無非要以虔誠的心,回復人性純真純善純美,再回到從前知禮守禮、我為人人的社會。 精神理念是骨,也要有「實踐」為血肉,才能塑造內外兼美的美儀。本書特別收錄了「四威儀」示範照片與影片光碟,提供大眾觀摩學習。期待人人具足威儀之美,呈現社會整體美感。 ....more


96/01/16 - 《大愛電視》新品──大愛劇場:生命圓舞曲(DVD)

96/01/15 - 靜思文化首次出版《慈濟歌精選曲譜──音圓.因緣》限量套裝組合(鋼琴譜+室內樂譜+1CD光碟)

96/01/13 - 預告:靜思書軒花蓮靜思堂店1/20「心靈講座」:築一個健康的希望?心素食儀』

96/01/12 - 「靜思文化」新書介紹:看見菩薩身影(26)—達宏法師

96/01/17 - 《經典雜誌》新書介紹:美麗心世界

96/01/17 - 《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新品──音樂CD【美麗晨曦】

96/01/17 - 《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新品──音樂CD【關山系列電視原聲帶】

花蓮靜思書軒與靜思小築(靜思流通處)︰
1. 花蓮靜思堂店 - 花蓮市中央路3段703號 03-8460717
2. 花蓮慈院店 - 花蓮市中央路707號 03-8561825#3113
3. 花蓮本會 - 花蓮縣新城鄉精舍街1號 03-8266779#288

2007/01/18

[衲履足跡] 辛苦度日為那樁?
Live hard for what?


日期:民國95年09月28日
農曆:八月初七


無論如何,都要感恩

秋風颯爽,草木尚榮,在宜人氣候下,眾人靜心聆聽上人晨語開示。「身處人間,要時時感恩──感恩天地萬物長養的恩澤,也感恩生活中隨時利益我們的眾生。」

上人闡釋,不論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傳道授業解惑的師恩,以及益友陪伴、相互勉勵的情義之恩,都要感恩;即使那些以不好聲色對待、損害我們的人,若能從中學習、增長智慧,也是種「逆增上緣」;還要感恩苦難人讓我們見苦知福,增長慈悲智慧之心……一切眾生,無不是我們要感恩的對象。

「人人和睦、時時生起感恩心,能為天地間增添一分美景;處處皆美的境界,不就是淨土嗎?」上人指出,天地間本就很美,但人們常自陷情仇怨恨,起煩惱、生執著,忘失感恩,所以日子過得很辛苦。

接續近日所述之「七見」,上人再釋最後一項:「疑見」。「『心生猶豫,不能決了』,即使真理現前,也因懷疑而錯失;正法在前,也不能受用。『癡』就是疑心病,從『疑』生病而成『癡』,就會造就惡業。」

心受污染,所以生出七種妄見。上人強調「志堅則不起疑」,請大家照顧好當下的心,以感恩、尊重、愛,對待萬事萬物。

上人教勉,學佛者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志業。出世的精神,就是「事理圓融」。「具備正見、正行,人、事、理才能圓滿;能做到事理圓融,才會常保快樂的心!」

志願所在,再辛苦都甘願

慈濟教育志業體的老師們秉持使命教育學生,不只傳授知識,還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引導其人生方向。今逢教師節,上人欣言:「老師給予智慧的培植,且如父母般關懷孩子,讓孩子油然生起感恩心,而能自我策勵上進;正是愛的循環。」

上人強調,老師不只是傳授知識的「經師」,更應是志為身教的「人師」。「滾滾紅塵,人心動盪不安,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明辨是非;而不是教導他們如何與人競爭。」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法則,故需要醫院來搶救生命;心靈病態,則多是人心偏離正道所致。志為人師,要適時輔正孩子偏差的心念,使其回歸正道。」

上人敦勉,立下志願、確知使命,就會甘願;能甘願,才不會遇到困難就煩惱退縮。「甘願做就累不倒。人人堅守崗位,立志行道,相信社會一定會有良善改變!」

[慈善] 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李有道成功戒酒做志工


Hold at that moment, Li,You-Dao abstains from alcohol successfully and being a volunteer.

一念無明,將遮蔽清淨光明的智慧。心理偏差、人生方向錯誤,也會釀成心靈的災難,造成社會危機。十九歲那年李有道的父母相繼往生,他抱怨命運捉弄,加上婚後過重的生活壓力,李有道選擇天天借酒消愁。 直到接觸慈濟,由於他轉念而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觀。

一次酒後騎車返家途中意外發生了,路旁樹叢突然跳出一隻黑貓,李有道嚇得緊急扭動車頭,因車速太快,因此失控地掉進路旁大水溝。住院時的一個夜晚,李有道迷惑地看著趴在病床邊睡著的太太,他慢慢地回想著,自己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在李有道住院期間,太太方世英也開始參與了慈濟,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李有道感覺到太太有些說不上來的改變,對他的語氣似乎緩和了許多,不再那麼咄咄逼人。此時李有道好想瞭解慈濟,到底是什麼妙法,可以讓太太有這麼大的改變。

「我們要好好守護自己的一念心,不要讓它偏離菩薩道……」上人的開示猶如當頭棒喝般,李有道頓時醒悟了,他知道,如果不徹底戒酒,這輩子就毀了。 他投入更多的時間做回收工作,每當酒癮發作時,他堅持照顧好「一念心」的意念。

四個月後,李有道成功戒酒,全心投入志工的行列,除了每個月到醫院做志工外,其他時間就到環保站做分類及電器用品拆解工作,更體會要環保大地,應先做好心靈環保。 對治心靈災難的良方就是「把握當下,恆持剎那」。該做的趕緊做,該改的現在就改,並且堅持好心念,壞的念頭就不會不斷複製。

原本認為爸爸戒酒是天方夜譚的兒女們,自從爸媽相繼投入慈濟志工後,直呼我們家真的由黑白變彩色了耶。現在李有道耳邊不時傳來陣陣笑聲,他發願,一定要在「善念」與「惡念」間照顧好自己的一念心,不僅家庭和樂,更能帶動社區民眾,一起關懷我們居住的這片土地。

要讓社會富有祥和,需要眾多家庭組合起來。所以我們期待富有而幸福的日子,必先調好自心,去除內心煩惱,培養一分歡喜快樂,再將之散播出去,人人都歡喜快樂,社會自然就不會有動亂。

新聞提供:佛教慈濟基金會高雄分會 曾淑琬、鍾易叡

2007/01/17

[上人開示] 大地示警
Greenhouse effect


證嚴上人開示
Writer:Master Cheng-Yen

溫室效應,大家耳熟能詳;它導致全球氣候異常,冬天該冷的時候,還是很熱;明明是亞熱帶地區,卻變得很冷。

時序已入冬,日前強烈颱風「榴槤」侵襲菲律賓,雖然登陸後轉為中度颱風,但仍重創菲律賓北部,尤其是馬容山一帶。

馬容山原是有名的觀光景點,因為火山地形吸引不少觀光客,山腳下也有不少居民群聚。這次風災引發土石流,造成嚴重毀傷。

從馬尼拉到達災區,車程需十個多小時,沿路山崩橋斷,重災區又斷訊,根本無法對外聯絡。此時深切感受,一個社會真的需要各界人士聚集力量。當地一位航空界的企業家陳博士,提供直升機讓我們去勘災,才知道災區嚴重性,斷電、斷水、斷糧,高達100多萬人受災。

災後,菲律賓的慈濟人與人醫會前去發放義診,進入災區滿目瘡痍,大風大雨摧毀房屋道路,未倒的也遭土石埋沒,無家可歸的人只能以學校充當收容所,小小教室暫棲20多戶災民,擁擠不堪。

許多人在風災中受傷,在收容所衛生條件不好、氣候炎熱的情況下,也互相傳染感冒;令人心酸的是,處處可見與親人永隔之慟。

一位受傷的母親傷心地述說,明明孩子抱在手中,一眨眼就不見了。一家數口只剩她一個,那份心靈的傷痛,如何堪受?菲律賓的慈濟志工在旁膚慰,讓她好像打了一針麻醉劑,慢慢地紓解心靈之痛,也減輕身體的痛。

這次菲律賓慈濟人發放實用的白米、鍋具等,陳博士夫婦不僅提供交通工具,讓勘災救災行動能順利完成,更放下身段,親自參與發放過程,為災民扛米、搬物資,真正是富中之富的人。人醫會的醫師同時舉行義診,醫身也醫心,不斷地陪伴、安撫,讓災民感到溫馨與希望。

世間真是人生無常、苦難偏多,我們要常常入理觀察,才能真正覺悟;否則道理人人會說,一旦遇事,如何深入了解、自我警惕?

見澳洲乾旱又逢森林大火,無水熄滅大火;紐西蘭冰山融化浮動,還有許多人特別前去觀光,殊不知這都是大自然的警訊。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那麼渺小與不堪一擊,我們要虔誠戒慎,不要再汙染空氣大地、消耗資源;想一想,這顆地球還能再維持多久?人類能否平安地過日子?都不知道。

總而言之,有幸平安的人,就應關懷不幸的人;身為地球上的一分子,人人都必須有生命共同體的共識,為地球環保付出己能,為人世間做出貢獻。

[慈善] 國三生蹺課為去銀行領生活費,慈濟志工將給予適切的協助

The student of grade three in junior high school cuts class in order to go to bank to get living expenses, Tzu Chi volunteer will give pertinent help.

彰化國三生阿勝,雙親離異,父親以開貨車為職,作息不定,遂與中風阿嬤同住,兩人以老漁津貼為生,經媒體披露,阿勝必須每月固定一天蹺課,去行庫領出津貼以維持生活,慈濟志工接獲彰化警局婦幼會轉知,即展開接續的關懷。

慈濟志工第一時間即立刻瞭解實際狀況,阿勝的導師表示,阿勝在學校表現乖巧良好,擔任學校環保幹部;而少輔會則感覺阿勝可能因為家庭環境因素,自卑感較重,一心只想等國中畢業就要離家自立,希望慈濟志工給予關心,讓阿勝感受愛與溫暖。

截至截稿前,慈濟志工仍持續與阿勝的雙親聯繫,希望能全盤瞭解實際之狀況後,給予適切的協助,使愛的力量持續氤氳。

新聞提供:佛教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曾詩茹

2007/01/15

[衲履足跡] 敏於良知,見義而為
Own conscience, never hesitated to do what is right


日期:民國95年09月29日
農曆:八月初八

莫疑事,莫疑理

「眾生的無明就如烏雲,會遮蔽智慧光明。而最容易遮蔽智慧的烏雲,就是懷疑。」「十一遍使」包括「七見、二疑、二無明」;繼「七見」之後,晨語時間上人續講「二疑」──疑事、疑理。

上人先說「疑事」。「心起疑念,總是在是非中打轉,就如文句譬喻:『長坐黑山窟內,昧於良知,見義不為。』」

上人舉例,見到有人需要幫助,心中卻起疑──擔心靠近病人會被傳染,擔心救助路倒之人會遭受誤解……而不願付出。「這就是『昧於良知,見義不為』。即使康莊道路近在面前,也會因疑心而走不出去。」

世間多苦難,就如醫院中有許多身受病苦或心理鬱結之人,志工穿梭其中,看到身體不方便者,就上前扶助;見到悲苦者,也進行輔導,這些行動都需要勇氣。

「眾生有需要,就要勇往直前付出。否則徒有助人之心,卻不付諸行動,如何為人拔苦?」

除了疑於人事之外,還有「疑理」。「相對於『疑事』者退縮不前,『疑理』者則是放逸無度,醉生夢死,對於仁、義、禮、智、信等道理都不能遵行。除虛度生命,也會造作惡業,害人害己。」

「社會的亂源起於人心。」上人表示,有些人心被無明遮蓋,昧於良知,為了私利、小我而越軌放逸,甚至相互煽動,造成社會混亂。

上人敦囑人人守持本分、守好心念,用心做該做的事。「心上軌道,做人的本分圓融,事才能圓融,道理自會圓滿!」

[衲履足跡] 捨無明,開心門
Abandon an agony,Open a heart door


農曆:八月初九

有親、有愛,對治慳吝

「人人都有善良本性,只是被根本無明遮蓋,而顯現慳吝、自私的一面。」晨語時間,上人談到「十一遍使」最後兩項:「二無明」,包括「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

「初動一念無明,稱為『根本無明』;這一念煩惱不斷累積,垢穢的習氣愈來愈重,生生世世不斷延續。」上人表示,他人一句無心的話,可能令我們無法忍受,立即反彈,這就是無明。

「根本無明」中,「慳吝」為首。上人說:「慳吝,就是缺乏愛心。有人連表達善意的一抹微笑都不肯布施,遑論付出助人。」

「枝末無明」則是從「根本無明」中生起的種種煩惱;不只是慳吝,還會毒害他人。上人舉世間戰禍為例,國與國相爭、恐怖攻擊不斷,皆肇因人心惡念。

「慳吝、佔有、毒害之心不斷產生,終釀成恐怖行為,使無辜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上人痛言,少數人毒害的心理,是「根本無明」、「枝末無明」的聚合。「因為習氣深重,不只不肯幫助人,還想盡辦法破壞──壞人名譽、阻人前進,傷害家庭、破壞社會,甚至殃及整個國家。」

上人勉學佛者,要在人、事、物中學習,對人不起疑、對事對物明辨是非。「放大心量,以天地為一家,則芸芸眾生都是我們的親人;有親、有愛,就沒有慳吝,更不會有毒害的心。」

「十一遍使」講解告一段落,上人叮嚀莫讓此「七見、二疑、二無明」牽引自心,要時時反觀自照。「去除層層無明,自然顯露智慧光明。」

關心、護念,放下煩惱

一位國王欲建造寬廣莊嚴的宮殿,請人尋找挺直不曲的樹木作為建材;豈料最後找來的是芭蕉樹,因為所有樹木都有枝節,只有芭蕉樹的外觀挺直無曲……

與志工座談時,上人有感近來社會人心波動,遂講起這則佛典故事。

「芭蕉確實是枝幹挺『直』,但若窮究其『質』──將葉子一層層剝開,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外表看來是『有』,但其實是『無』;人生也是如此,有些人外表風風光光,說來家大業大,若是一層一層分析究竟,恐怕是零!」

上人說,人人本性清淨,卻都有與生俱來的「根本無明」,還有後天延伸發展的「枝末無明」,皆起於一念心。

「貪、瞋、癡都是微細的念頭,但世間很多的苦,都是由此開始。」上人盼大家提起正知、正見、正思惟,放下煩惱,慧命才能成長。

「心被無明層層蒙蔽,就會封閉心門,陷入煩惱與執著,走上歧途。」上人提醒大家要相互關心,更要時時護念己心。「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人與人之間要感恩、用智慧互愛,莫被愚癡的情愛捆縛啊!」

上人教示,醫師以病人為師,人間菩薩當以苦難人為師,見苦而知自身福。「不知苦就不知福,不知福則永遠不滿足,日子會過得很辛苦。慈濟人正是在『做』中體會真理。」

四十年來,上人以「為佛教,為眾生」為志,「大家都說愛師父、在替師父做事,其實投入去做,分分己獲。天下苦難何其多,需要多一點人接力付出愛,才能真正做到『為佛教,為眾生』!」

2007/01/14

[心生活 心食器] 優惠店家名單
Project Neo-Cutlery


由慈濟大學慈青社發起的「心生活、新食器」運動,自行攜帶環保餐具即可獲得店家所「獨家」提供的優惠喔!!目前提供優惠店家如下:
(2007.01.14更新,資料由慈濟大學慈青社提供)

花蓮市-慈濟大學 Tzu Chi University
花蓮市-中央路 Zhong Yang Rd.
花蓮市-莊敬路 Zhuang Jing Rd.
花蓮市-中山路 Zhong Shan Rd.
花蓮市-自立路 Zhi Li Rd.
花蓮市-富祥街 Fu Xiang St.
花蓮市-中美路 Zhong Mei Rd.
花蓮市-和平路 He Ping Rd.
花蓮市-國富路 Guo Fu Rd.
花蓮市-富國路 Fu Guo Rd.
花蓮市-建國路 Jian Guo Rd.
花蓮市-自強路 Zhi Qiang Rd.
吉安鄉-自強夜市 Zhi Qiang Night Market
花蓮市-明義街 Ming Yi St.

點我看優惠店家...

[上人說故事] 老先生與小偷
An old man and a thief


證嚴法師說故事
Writer:Master Cheng-Yen

學佛要學習自度、度人,「自度」必須時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若言行不當或有過失,則必須鞭策自己更用心。

「度人」則必須應機施教,佛陀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人人的心念都不同,既然不同,就必須因時因地、運用適合眾生根機的方法來化導眾生,使教法深入其心,如此才是妙法!關鍵是,必須真正深入眾生的心。

有一個故事發生在日本奈良鄉下──

在那片廣漠的土地上,有一間孤伶伶的屋子,住著青九郎老先生和他的女兒。

某個嚴冬的夜裡,風雪交加,寒風從屋子牆壁的破洞鑽進屋內。這對父女都睡得很沈,而外面的風雪愈來愈大。

忽然,小屋的門開了,兩個人躡手躡腳地潛入。他們聽到沈沈的鼾聲,就很安心地到處翻找東西,卻只找到兩包稻米。當他們各自揹一包稻米向門外走去時,青九郎老先生突然咳了一聲,醒了,他發現門外有人,問道:「是誰啊?」小偷聽到這突然的一問,嚇了一跳,腳沒踩穩就跌倒了。

老先生起身走到門外,看到兩人跌倒在地,很平靜地說:「外面風雪這麼大,兩位半夜來造訪,趕緊進來喝一杯熱茶吧!」

兩個小偷聽了,面面相覷,心想:這老先生明知我們是小偷,為何對我們這麼好?分明是個傻瓜嘛!

老先生又親切地招呼他們說:「進來啊!外面這麼冷,來吧!」小偷以為他是個癡呆老人,沒什麼好怕的,於是大搖大擺地走進屋裡。老先生果然喚醒女兒,要她燒水泡茶。

老先生對小偷說:「實在很不好意思,這麼冷的天氣還勞駕你們來這裡,感恩你們!」小偷聽了覺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明明知道我們來偷東西,為何向我們道歉、感恩呢?

其中一位就問說:「老先生,你知道我們來這裡做什麼嗎?」老先生說:「知道啊!但是很抱歉,我雖然有兩分多的田地,可是今年欠收,總共才收了這兩包稻米。過去欠你們的,原本就應該還,勞駕你們跑這麼遠來拿,真的很感恩你們!」

此時,女兒端著熱騰騰的茶出來了,老先生就說:「天氣很冷,來,喝個熱茶吧!」兩個小偷打從心裡覺得慚愧,剛才那位又問說:「你何時跟我們借過東西呢?」

老先生說:「可能是在過去生吧!如果以前沒有欠債不還,你們也不會在這麼晚的時候來到這裡;而且村裡有那麼多有錢人家,你們卻偏要來這荒蕪之地,可見一定是有因緣的啊!」

另一個一直沈默不語的小偷,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他跪下來,並且五體投地說:「真的很慚愧!村裡盛傳青九郎老先生是誠懇待人的大好人,而我們卻以為您是傻瓜,實在很慚愧!」

他接著又說:「我也曾想重新做人,但是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啊!生活都有困難了,如何做善事呢?」

老先生說:我的生活也很困難,可是日子一樣可以過啊!其實,清貧的生活很舒服,因為心無掛礙、輕安自在,這是最逍遙的人生。」

老先生這分從內心流露出來的安詳自在,讓這位小偷很感動;他心想:老先生處事泰然,具足定力,而且對清貧的生活如此甘之如飴,內心的修養一定很深厚!於是叩頭禮拜,說:「您的品德這麼崇高,我希望能拜您為師,請您一定要慈悲接受!另一位小偷也說:「我也很想學好,請您也收我為徒!」

老先生謙虛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還在學習中,我們一起來學,相互鞭策鼓勵吧!」由於這兩個人決心改過向善、尊師奉道,所以很恭敬地叩頭,禮拜老先生為師。

原來青九郎老先生是位佛教徒,平時修行非常用心、精進,待人誠懇也很有愛心,所以逆境現前時具足定力,發揮智慧與慈悲來觀機逗教,感化兩個小偷回心向善。

這分定力與智慧,來自於平時精勤不懈的自我修養。修行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心若調整得好,不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鎮定面對,並且發揮智慧將惡事轉往善的方向。所以,平日一定要時刻反省,要多用心!

2007/01/13

[上人說故事] 菴摩果與臭井水
The fruit of An Mo and smelly well water


證嚴法師說故事
Writer:Master Cheng-Yen

有位老婆婆帶著蜜漿和水果出遠門,她走了一段很長的路之後,覺得口渴難耐,於是吃了一個「菴摩羅果(一種香甜的水果)」解渴;當時路旁正好有一戶人家,於是老婆婆又向這戶人家要一杯水。

但這戶人家的井是一口死井,裡頭的水已經發臭了,由於附近沒有其他水源,所以大家仍以這些水勉強度日。女主人從井裡舀出水來給老婆婆,老婆婆竟然覺得這水甘美無比,如同喝了稀有的甘露。

她請求女主人說:「我想以蜜漿跟你換一壺井水,你願意嗎?」「這口井水質很不好,你為什麼要換呢?」「但是我覺得有如甘露啊!」在老婆婆的堅持下,女主人只好裝了一壺水和她交換蜜漿。

老婆婆把水壺揹回家後,立刻又倒了一杯水來喝,可是,竟然難以下嚥,她覺得很奇怪,於是再喝第二杯,但還是一樣很難喝。她感到很疑惑,明明是同樣的水,為什麼味道不同呢?她又再倒一杯來喝,情況還是一樣。

於是,老婆婆請鄰居過來,讓他們試喝看看。鄰人看到那水黑黑濁濁的,都不敢嘗試。老婆婆就說:「本來這水真的很好喝,但拿回來後就不一樣了,真的很奇怪,請你們喝喝看吧!」鄰人勉強嘗了一口,驚訝地說:「啊!這簡直是臭水嘛!怎麼能喝?」

老婆婆覺得很納悶,仔細回想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向那戶人家要水喝之前,吃了「菴摩羅果」,由於水果的餘香,讓人覺得那杯水甘甜無比。找出原因之後,她很後悔用蜜漿交換了一壺臭水。

※  ※  ※

其實,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有這樣的悔憾,例如聽了很好的道理,卻不知珍惜,反而對於有污染的人我是非,未明辨就接受,這就像老婆婆把蜜漿拿去換髒水一樣。

所以我常說,要把是非當教育,不要把人事當是非。若能把是非當教育,就如同飲用蜜漿、吃「菴摩羅果」,既解飢渴又口齒留香;如果把人事當是非,就如同喝髒水一樣,不僅損害自己,還會被人輕視!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難得來人間一趟,又得聞佛法,若不懂得好好應用,就像帶著蜜漿卻偏偏去向人討髒水喝,那這一趟人生之路,走得多冤枉、多辛苦啊!

2007/01/11

做志工,實踐生命深層的價值
Be a volunteer worker, practice deep value of life


撰文:陳芳毓
Writer:Chen,Fang-Yu

多數人的生命,都行走在一條可預見的筆直軌道上,多拿幾張文憑,然後找個好工作。殘酷的事實是,即使你丟出辭呈,公司也只會懷念你一、兩個月,很快就會有人接收你的職銜、辦公桌和祕書。

《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Leaving Microsoft to Change the World) 中透露,前微軟大中華區事業發展總監伍德(John Wood) 決定辭職、成為全職志工前,曾經過以上一番掙扎。這位前程似錦的科技金童頓悟,錢愈賺愈多,職位愈做愈高,但快樂和滿足卻沒有成等比增加。

有類似想法的,不只伍德一個人。於是,這些人在職涯正軌外外闢了一條小徑,把履歷投到一個賺不到錢、卻能得到感激與快樂的組織。「只有在參與公益團體時,人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因為你為了一件拿不到錢的事在付出」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說。

荒野寄情
脫軌演出比照劇本走更精采

原本,李偉文也走在一條人人稱羨的職涯正軌上。他從小是個熱心助人、又常往野外跑的童子軍,看到許多非親非故的大人不計酬勞來帶活動,所以對『志工』概念習以為常,大學時代,他玩社團比讀書更在行,服務、政治、文藝性社團樣樣來。醫學院畢業後,順利在大醫院找到牙醫工作。

老實工作幾年後,這位大醫院裡的小醫師血液裡的志工因子,再度因野性呼喚而蠢動。1995 年,李偉文與友人成立『荒野保護協會』,推動環保概念,舉辦環保活動。為了有充裕時間投入志工工作,他自行開業,隱身台北縣三重工業區的大樓中。

即使是脫軌演出,也是個策略性的職涯選擇。工業區腹地大,上萬名上班族剛好可以應付診所營運所需;病人作息固定加上約診制,讓李偉文能自由安排行程,儘管演講、開會、寫作和戶外活動邀約不斷,他仍能兼顧生存與生活。

沒想到,脫軌演出比照劇本走更精采。成立荒野保護協近12 年,李偉文把賺不到錢的環保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協會現在約有一百個分支團體、三千多名義工和30 位全職人員。聽過他演講、看過他著作、參加過他帶領營隊的人,可能比坐上他的看診台的人還多。

李偉文選擇投入環保,是因為環保是沒有門檻的志工領域,他希望創造一個最多人參與的志工平台,「環保是社會的最大公約數。不論你的興趣和宗教,都該關心環境吧

荒野的三千多名志工當中,有不少忙碌的企業大老闆和經理人。「經理人是有能力、有影響力的人,有能力的人就要對社會多負點責任,」李偉文說,有時間的,會親自來參加活動;沒空的,就引進資源,捐錢也出力。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就是荒野的會員,剛開始時是緯創出錢請荒野辦環保活動,後來緯創直接認養溼地,由公司員工擔任維護調查志工。 7-Eleven也連續 5年,每個月讓員工擔任一日志工。其他與荒野進行短期志工合作的企業,更是不勝枚舉。

體驗生命
『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

許多志工組織都鬧窮,但荒野卻希望企業『捐人勝於捐錢』。

「這是一個體驗經濟的時代,」 李偉文解釋,許多經理人加入志工,是因為當他們走出玻璃帷幕辦公室,投入與土地親密接觸的野外活動後,童年裡那些爬樹、抓魚的美好回憶,也隨之被觸動。

「談正事的時候,他們就像普通人,但一談到與自然接觸的經驗,他們的眼睛立刻發亮!」李偉文笑著說,許多副總級會員告訴他,擔任志工後,他們學會如何激勵,讓員工主動負責,因為志工團體就是靠組織成員主動負責才能運作 。新的組織運作模式,讓經理人的創意和思考方式都像重新冒出嫩芽的大樹,生命似乎又活了起來。

李偉文也聽過不少「等我賺夠錢後,就可以來當義工了。」之類的說法,這時候他都會反問對方:賺錢的目的是什麼?」 得到的不外乎是「要在3年內賺存兩百萬」之類「目標管理式」的答案。

「我認為,夢想愈抽象,實踐的過程就愈具體 ,」李偉文解釋,人生目標訂得愈具體,就會發現,生命中的機緣似乎都與這個目標相違背 。比如說,當你把目標設定為「3 年存兩百萬」時,可能就得放棄其他進修或旅行的機會,因為若是捉住這些機會,兩百萬的目標就達不成了。這些衝突,會讓你非常痛苦。

所以,訂目標時,應該要往更深層的動機追溯 :「為什麼要在3年內存兩百萬?」如果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選自己喜歡的地方進修兩年,再去旅行一個月,少存 100萬,生活是不是也還過得去?更重要的是,進修、旅行,都是「過更好生活」的方式,這樣一點一滴地在過程中實踐,是不是比忍耐 3年存到兩百萬後再來享受,更具體?

「當你想做的時候,其實就是做這件事最好的時機!」 李偉文直言,許多人都是在大病一場後,才領悟生命有限,除了賺錢之外,其實還有別的事好做。等到那個時候,往往大半輩子賺來的錢都捐給了醫院,而身體也已吃不消上山下海的折騰了。

「要是沒弄清動機,等賺到錢時,真正的目標可能已經不見了。」 李偉文一開始就清楚自己的目標,是要留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所以他選擇少賺點錢,但賺到更多適合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為社會存下無數的環保資本。

對欲望妥協
尋求心靈的富足

李偉文花在賺錢的工作時間比例,大約是6 比4。他把心態調適得很平衡:和在野外跑來跑去相比,回到診所看診就是一種休息;和在病人口中那幾平方公分大的空間搏鬥相比,到大自然中伸展筋骨就是一種放鬆。

物質與心靈滿足無法兼得,志工通常要學會如何對欲望妥協 。有次,一群志工為遊說環保法規和立委吃飯,立委不解地問:「現在是上班時間,你們怎麼不去上班賺錢?」一位鋼琴老師想了想,說:「常往野外跑之後,就不再需要用化妝品和買新衣服了;開銷小了,自然也就不用花很多時間教很多學生了。」

李偉文常把這-些小故事掛在嘴邊,逢人就說。他有一套『說故事』管理理論,荒野保護協會成立前5 年,每一份文宣或刊物都是透過他診所的電腦發出去,陳述的是他所認同的人物故事。這麼做,為的是建立組織共同的文化與價值

「組織裡有人要做某件事,不論任何位階的人都能對他說:『你這麼做不符合我們的組織文化』時,就代表組織文化已經建立起來了!」即使荒野已經快滿12 歲,李偉文每隔一、兩天,仍會透過電子郵件發送文章給所有志工,繼續說著荒野保護協會裡,那些人與自然的感人故事。

「從上星期天到下星期三,連續 11天,天天都有演講 ………,更麻煩的是,每天我還是得正常上班看診養家活口,同時還是有許多活動與會議必須參加,而且還有幾篇老早就答應寫的約稿,這星期就得交卷。不過,即便是最近非常累,壓力非常大,但是還是很珍惜能夠到山裡頭與當地朋友一起思考,是否能在環境保護與謀生發展中間找到雙贏的機會……。」

12月 13日 ,李偉文在部落格裡留下了這段文字。他在過去 12年中,成功的在生存與生活中找到了雙贏;你也可以,不要再等賺夠錢或等孩子長大, 只要有當志工助人的念頭,現在就是投入的最好時機!

2007/01/10

[上人開示] 惜時精進善用心
Cherish time,Aggressive and Work hard much


證嚴上人開示
Writer:Master Cheng-Yen

世間過得不知時日的人,可分為兩類:一是整天忙碌的凡
夫,遇事就忙得團團轉而煩惱叢生,有煩惱就容易迷失今朝此時,往往一輩子就在忙碌煩惱中,陷入「今日是何日?」「該做何事?」的茫然裡,空過時日。

另一種是超越了時空,已達到不起分別的修行境界,不會刻意分別今天、明天,只是全心為踐行生命的價值而努力。譬如孔子,他很好學,所以「發憤忘食」,「不知老之將至」,他有濟世行道的精進精神,十分愛惜時光,點滴無漏,因此廢寢忘食地為理想而努力,甚至不知道自己年歲已老,這是超然的人生。

佛陀常說「諸法無我」,一切煩惱莫過於執「我」。其實連「我」都必須看破,更何況是時日?

一般人對「我」,不容易透徹理解。什麼是「我」?頭是我呢?還是手是我?心、肝、脾、胃到底哪一項是我?

認真地想,這些器官都各有名稱,無一項是「我」。但是,「我」與頭、手等有無關係?如果頭痛,應該說:「拿藥給我的頭吃」;肚子不好,應該說:「拿藥給我的肚子吃」,可是我卻說:「請拿藥給『我』吃。」一般人實在不容易瞭解這個「無我」。

我們日常生活,也是為了身軀的作息活動,必須吃得下、消化好,由腸胃吸收營養、排掉廢物,才能維持身體的健康。如此看來,「我」只是綜合的代名詞,何需為一個空泛的代名詞而煩惱、計較?該計較的是,能否發揮整個身體的功能,才是真正的價值。

凡夫的因忙忘時,聖人的發憤忘時,雖然都是把握時間,但其價值迥異。無論就佛法的觀點而言,或從凡俗世法來講,世間的一切都是時間所累積而成的,沒有昨天就沒有今天,不經過昨天就無法銜續到今天。事實上,在接續不斷的時間中,每一個開始都在「過去」,過去後又有新的開始。

生而為人,自然天天要過時間,如果天天煩惱、妄想紛亂,則只是空過時日,什麼也得不到。我們的身體不斷地新陳代謝,很快就會衰老,最終就是「亡」。若凡夫的時時刻刻忙得心念雜亂,忘掉如何滋長慧命、揭顯本性,心又有何用?

「忘」,亡心也,也就是心死。心無所作用──諸事不用心,所以易「忘」。心死的人,迷茫度日,再好的事情、再好的言語,他都不會好好吸收應用,終至空空洞洞度過一生。希望大家都能天天活潑、日日靈巧,把握時間,增長慧命,否則「空得人身,何其可惜」!

2007/01/09

[生態] 吉尼號油污事件
Greasy dirt affairs of Tzini freighter

文字:郭志榮
(公共電視記者);
攝影:陳慶鍾、張光宗
(公共電視記者)

暮色中,一艘失去動力的貨輪,擱淺在蘇澳岸邊的礁岩上,在聖誕夜的前夕,一場環境風暴即將產生。


2006年12月24日清晨,一艘23,000噸重的散裝貨輪吉尼號,發出通報在蘇澳岸邊隔淺。吉尼號巨大的船身,距離岸邊不到100公尺的海面,觸礁隔淺,從高聳懸崖下望,船體不斷流出重油,將周遭海域染成黑色,油污並向外海漂散。吉尼號流出的重油,第一天隨著洋流向北漂,海巡署官兵在蘇澳北濱公園,建立一道防線,防止油污上岸。海巡官兵及除污人員,穿著標準的防護衣,在沙灘上清理油污,一條條沾滿重油的吸油棉,總計回收20噸油污。


海面上漂浮的重油這些黑色濃稠的重油,一般是大型貨輪的主要燃料油,具有低揮發性,不易分解,一旦油料外洩污染海域,有害物質溶解水中,傷害海洋生物,如果油污隨浪上岸,黏稠的特性,加重清除工作的難度,也造成海岸生態的重大危害。根據水下探查畫面發現,吉尼號船底多處破裂,第四、第五艙間遭到礁石穿透,在海浪作用下,加劇船底破損,一旦未能即時搶救,大量油污洩漏,將會造成生態巨災。


緊急應變中心成立,由政府各部門會同船東代表組成專案處理小組,根據海洋污染防治法,清除污染責任在於船東,政府各部門負起督導與協助之責,但是船東一旦無所做為,政府部門就必須強力介入。其實污染事件的發生,第一時間的搶救行動,實際都是落在政府身上,因為出事的船東,很難在第一時間迅速回應,必須有時間調度搶救資源。


重油回收清理污染防治的緊急應變,考驗政府部門的反應能力,船隻油料外洩,最佳應變策略是將油污圍堵在海上,再以船舶迅速汲油回收,等到向海洋擴散,或是隨浪上岸,都將會造成海洋生態的嚴重破壞。油污除了毒性物質,直接傷害海洋生物,大量油污阻擋澡類生存,連帶珊瑚將會死亡,重要生物棲地遭到破壞。於是形成生態巨災。在事件發生第二天後,油污隨著洋流轉向南方擴散,海面上一層層黑色浮油,漂向台灣重要的海洋牧場,那是費盡多年心血,復育回來的生物棲地。


油污事件發生後的第三天,漏油污染依舊無法有效控制。這些在海面上,進行除污作業的小船,成為污染防治的主力,但是面對廣大的油污海域,能夠回收的油污,實在有限,許多油污依然漂向海洋。在污染事件發生的第三天,估計吉尼號已經洩漏120噸的原油,但是回收的油污總重不到40噸,這還不包括混著海水的重量。無法在第一時間,將攔油索佈置在船身週遭,形成一到防線,有效圍堵油污擴散,成為問題的徵結。環保署在事件發生第一天,就展開佈置攔油索工作,但是因為風浪過大,行動宣告失敗。到了第三天下午,攔油索以橡皮小艇佈妥,但是已經喪失黃金時間,讓大量油污流入海域。


重油回收清理2油污無法圍堵,除污效率過低,讓污染不斷擴大,適當的器材運用,成為污染防治的問題。但是根據海巡署發佈的新聞資料,2005年花費9千萬,訂製3艘除污船,標榜能在風力5級,浪高2公尺,進行佈置攔油索,並且配置20噸的污油櫃,在風光的成軍典禮後,卻未見在這次油污事件中動用,產生搶救資源未能善用的問題。


搶救行動的缺失,反映在第一時間的動員能量不足,但是回到緊急應變會議之中,卻是事件處理程序出現瑕疵。過去許多污染事件發生,部分船東的不負責任,讓後續賠償事誼面臨困境,也讓污染事件發生後,賠償成為一個注目焦點,但是在應變會議之中,卻是太急於討論賠償事宜,忽略掉討論船東提出的搶救計畫。船東提出的船隻移除計畫,並未獲得深入討論,船東希望即早移船,以免油污持續擴大,但是環保署堅持先行抽油,以免移船過程中,造成更大漏油污染。


重油回收清理328日晚間,在漲潮的情形下,吉尼號違反環保署的要求,夜晚將船拖行到,到白天已泊在外海,引發重大爭議,政府部門認定觸犯法律,但是船東認為是因時制宜。在政府核發的文件中,港務局在事發後的第三天,就已經同意驗船機構所提計畫,同意拖救行動,在環保署口頭要求抽油,港務局公文同意移船下,凸顯搶救事權未能統一的問題。


巨大的吉尼號拖進蘇澳港,並未發生船體破損,大量洩油的憂慮,當船泊進碼頭,象徵一場危機解除。但是台灣台灣海洋油污危機,並未因此安然過關。在台灣,海上航運密佈,不易管理航行船隻的船體狀況,也無法預知船員的人為疏失,在航線上更難以做出不同規劃,根本無力事先預防,彷彿只能等著船災發生,一再考驗台灣的緊急應變能力。


重油回收清理4從阿瑪斯事件到蘭嶼油污,應對海洋污染的能力確實有所提升,但是面對突發的事件,險峻的海象,甚至法律的談判,在人員、物力與組織的提昇上,依舊有著改進的空間。當巨大的貨輪擱淺岸邊,重油污染海域,守望海洋的心情,不該隨著一場事件終結,而告鬆懈,永遠必須自問,在下一場環境巨災之前,我們可是做好了準備?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 (請於2007.01.12前連結收看)

[慈善] 台中孤雛,慈濟志工接獲提報即刻前往關懷

台中市一位王姓少女,生父不詳、母親一年半前又不幸癌症過世,目前獨自居住在母親留下的小公寓。

1月4日晚上,慈濟台中分會接獲台中市警局少年隊的提報,5日即刻前往關懷。未來,慈濟將持續關懷陪伴,並扮演其家庭網絡的溝通橋樑,盡其所能陪伴少女走出生活的困境。慈濟志工用心關懷。

5日上午,志工前往王姓少女家中關心,在第一次的接觸中,王姓少女見慈濟志工就一直哭泣、心情低落。志工並於下午前往學校鼓勵其正常就學,並拜會學校師長瞭解其就學狀況。

慈濟志工長期深耕社區,與台中市警局、各轄區派出所維持良好互動,長期扮演「人民保母」助手,陪伴員警訪問轄區貧戶、獨居長者及照護機構。故慈濟也經常處理市警局及各轄區派出所提報之個案。

新聞提供:佛教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劉星妤

2007/01/07

[影片] 抗震啟示錄 Earthquake Revelation



抗震啟示錄一

恆春發生了百年罕見的大地震,天然災害的可怕,為人民帶來難以承受的傷痛與財務上的損失。從這次地震現場的諸多跡象顯示,除了難以避免的天災,更多的,還有其他人為因素的造成;為了生活便利,在缺乏風險預估的常識下,刻意修改或擴建的建築物,在你我的生活中危機四伏。本集節目我們將隨國家地震中心的專家學者,深入現場為您做詳細的探勘報導。

抗震啟示錄二

隨著地質專家的探勘,在緊鄰核三廠附近,意外發現另一個新的斷層地帶。這個斷層地帶的新發現,是否潛藏什麼樣的危機?又將會為台灣帶來什麼隱憂?『抗震啟示錄』,關於大地震的種種啟示,您不可錯過!

影片來源︰ 華視新聞雜誌 (2007.01.05播出內容)
Video From:CTS Magvision(2007.01.05),CTS,TBS,Taiwan,R.O.C.
相關連結 Link:http://www.pts.org.tw/~web01/Mag/

[上人說故事] 愛「福」的人!
Love the person of "happiness"

人應互相幫助、彼此關懷。我們看看這個「人」字,恰好只是兩劃,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間離,或是少一畫,否則就不像「人」了;還有字劃的長短、上下要配合得好,「人」字才能寫得美。

人生也是一樣,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幫助,才是美好的人生!佛陀也是如此教育弟子們,並且以身作則教導大家。

佛陀在世時,僧眾共同生活,都是靠群體和敬共同維持僧團教規。當時僧團中有位阿那律尊者,每次聽佛陀講經時,他總是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當佛陀一開始講,他就打瞌睡;等佛陀宣講完畢,他又醒了,幾乎每次都是如此。

有一天,佛陀呵斥他,嚴厲地說:「阿那律陀!你為何如此懈怠!你知道嗎?若墮入蛤蚌身,一睡就一千年!」阿那律陀聽到佛陀的責備,又看到佛陀少見的怒容,他頓時睡意全消。從那時起,他發憤努力,精進用功不懈,甚至於不讓眼皮合上,即使已經非常疲倦,但是他仍然不願意閉眼休息,他覺得這是自己該振作精進的時候了。

然而人卻不能缺少糧食和睡眠,睡眠可以養神,也能夠保護眼睛,阿那律陀連續幾天不睡覺,導致眼疾,結果失明了。佛陀得知他由於太過用功而致眼盲,即教他訓練「天(心)眼」。雖然他肉眼已失明,但他依持佛陀教導,用心勤練天眼,終於練成天(心)眼通,一切生活均能自理,不必依賴別人。

有一天,目犍連尊者邀請阿那律尊者說:「我想出去行腳,你是否願意一起去呢?」他說:「好啊!和你一起行腳是很光榮的事,也是很歡喜的事!」目犍連尊者就說:「那我們是否現在出發?」阿那律尊者說:「請等我補好幾件依服之後再出門吧!」目犍連尊者問:「這是你現在急須要穿的衣服嗎?那就等你補好後我們立刻出發。」

阿那律尊者就拿針引線,應用天眼一針針地縫補衣服,但是,因為一時之間沒拿好,結果線和針脫離,針就掉到地上了。他高聲喊道:「有沒有要修福德的人呢?」當時,佛陀正好經過此處,聽到他的聲音,於是立即彎下身為他撿起針來、並且替他穿線。佛陀一邊穿線,一邊說:「我是愛福的人;我是喜愛修福的人!」

阿那律尊者聽到佛陀的聲音,趕緊起身向佛陀頂禮,說:「佛陀!我承受不起讓您為我穿線啊!」佛陀說:「這也是修福的機會,那怕只是輕而易舉的服務;而且我累生累世都是如此,點點滴滴可以幫助別人的動作我都願意做,我很珍惜機會,一點也不輕易放過!就如我今天的福報就是過生中不斷累積所成的啊!所以至今乃至於未來,我仍然要積福修慧!」

阿那律陀聽了,非常感動敬佩。這件事在僧團之間傳開後,大家都非常感動,因此,大家提倡於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幫助。例如眼明的人應幫助眼盲的人;行動自如的人應幫助行動不便的人,健康的人應幫助生病的人....,每個人都互愛互助,僧團顯得一片和睦。

佛陀總是以身作則在教導弟子們,而福報確實要一點一滴自己去累積,不可小看一點點的善行,若輕視小善不願意做,那就沒有修福的機會了。

Writer:Master Cheng-Yen

[上人說故事] 救命的口袋 Lifesaving pocket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後天習氣薰染,而有種種不同的心態。

在一個鄉村裡有戶人家,家中有阿嬤、爸爸和媽媽,還有一個小男孩。他們家附近有座佛寺。這孩子個性耿直,反應有些遲鈍,但媽媽還是很有愛心地扶養他。

男孩到了就學年齡時,父母送他去上學,但是,有些同學曾欺負、嘲笑他:「呆子來了!呆子來了!」可是不管同學如何作弄他,他都不會生氣,只是遠離那些同學,自得其樂地遊戲。

他有一個特別的習慣──喜歡撿東西裝在口袋裡帶回家。他的媽媽每天都會等在門口,問他口袋裡有什麼東西,要他拿出來,男孩就乖乖地全部拿出來,媽媽把口袋清得很乾淨後才讓他進屋。如果媽媽忘記在屋外等,他就會把東西帶進房間,甚至放在枕邊一起睡;媽媽為此很傷腦筋。

有一天,媽媽同樣問:「今天口袋裡有什麼東西?」正伸手要翻他的口袋時,男孩往後退了幾步,不讓媽媽翻。媽媽有些生氣,心想:每天都要為你清理口袋,已經夠煩人了,現在還不讓我看!於是上前拉他,男孩馬上護著口袋,媽媽把他的手撥開,結果摸到一團溫溫軟軟的東西,她嚇了一跳,把手縮回來,問男孩:「到底放了什麼?趕快拿出來!」男孩只好流著眼淚,小心翼翼地把「牠」捧出來。

原來是一隻剛脫殼、還沒睜開眼的小鳥!

媽媽摟著男孩說:「孩子,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今天是佛誕日,是很吉祥的日子,不能殺生喔!你不要弄痛小鳥,趕快拿到屋後放生,讓牠去田裡找東西吃。」

男孩乖順地,正要照著媽媽的話去做時,媽媽看到他的上衣有一處破洞,就說:「等一下,你先把衣服脫下來,我幫你補一補。」其實媽媽是覺得每天翻看兒子的口袋很麻煩,所以想把口袋縫住,這樣兒子就不會再裝東西回來。

男孩把衣服脫下後,媽媽就一針一針地縫;縫好,她回頭叫兒子回來穿上衣服,但是一直叫,卻找不到兒子。媽媽很擔心,兒子沒穿上衣,會跑到那裡去呢?

過一會兒,阿嬤回來了,可是還沒踏進門就氣沖沖地叫著媳婦。媳婦心想,婆婆不是去寺裡浴佛嗎?怎會怒氣沖沖的?婆婆說:「你為什麼讓孩子光著上身去佛寺,讓我沒面子!」媳婦很為難,但婆婆一肚子氣,只好靜靜地聽婆婆罵;媳婦心想:這個傻兒子為何光著上身跑到佛寺?還是去把他找回來吧!

走到屋後時,媽媽聽到倉庫裡有聲音,於是輕輕地走過去,悄悄地打開門;她看到兒子手中拿了一罐水,原來他是去佛寺要甘草水。

男孩小心翼翼地餵小鳥喝水,還輕聲地對小鳥說:「佛祖會保佑你!睜開眼睛快快長大,可以飛去找你媽媽哦!」他不斷地、溫柔地對小鳥說這些話,又一滴一滴慢慢地餵小鳥喝水。

媽媽看了又感動又歡喜,原來兒子也懂得愛惜生命!她決定把縫住的口袋拆開來,因為兒子很有愛心,他的口袋也可以做為救命的袋子啊!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男孩雖然智商不高,可是很善良,即使常被人罵成「呆子」,他都不會和別人計較,而且懂得「尊重生命」。他的阿嬤雖然會去寺裡拜拜,但是被世間的無明習氣薰染,個性急躁,因此不分黑白地責怪媳婦。而母愛是天性,不論男孩聰明與否如何,他的媽媽還是很用心地教育他;她看到孩子有善良的心,於是把縫死的口袋再拆開,讓孩子的純真、善良天性有發揮的空間。

人性本善,但因後天環境影響而薰染各種習氣。所以,大家要多用心,努力去除無明的習氣,回歸原來的清淨本性!媽媽把兒子的口袋恢復原狀,讓他的愛心有發揮的空間。

Writer:Master Cheng-Yen

2007/01/06

[上人開示] 把握分秒,寫人生藏經
Hold second of the cent, write life to hide through

十二月中旬,慈濟以非政府組織(NGO)的身分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展出《西域記風塵》攝影展,呈現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法師西行求法、驚險艱辛的足跡,以及十九年 間從中國到印度、,再從印度回到中國,立志弘法的耐心與決心。

從長安到印度這條漫長的路途,留下許多佛教遺址;然而千百年過去,歷經大自然風 化、人為的破壞,曾幾何時,這象徵佛教繁榮的印記逐漸灰飛湮滅。其中位在阿富汗境內的宏偉石雕巴米揚大佛,二○○一年被炸毀,尤教人感慨。

佛世距離現今已有兩千多年,歲月如流、空間不斷改變,雖然有形的佛像會被破壞,但是無形的佛法卻能長存於人心。

十二月初,榴槤颱風掃過菲律賓、越南,造成災難。菲律賓呂宋島的災情嚴重,馬容火山淤積多年的火山灰、石塊,隨著強風豪雨傾瀉,重創山腳下的城鎮,眾多房舍被大風掀起、被泥流沖走,估計有千人罹難,一百多萬人受災。

九十多位慈濟志工前往賑災。感恩這當中有二十六位人醫會成員,只要有災有難,就義不容辭去療傷膚慰;還有菲航董事長夫妻,每每出錢出力協助慈濟賑災,這次派出專機載運慈濟志工,並且同機前往,在災區親自扛物資發放,可謂是富中之富。

雖然志工們要去的方向不同,卻同樣發自真善美的愛,以「視眾生如親人」的悲心,盡心盡力去付出;為災民拔除病苦、補充生活所需,並持續陪伴,膚慰一顆顆受災受難憂鬱煩惱的心。

近年來全球氣候反常,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澳洲發生旱災,美國西岸森林大火,還有許多地方遭逢乾旱、雪凍或洪水……

大自然示現「國土危脆」,然而凡夫迷茫,難以覺悟「人生無常」。當生活平順時,是否曾想:人間何以苦難偏多?是否能珍惜當下的幸福而進一步造福?

氣候的變異與人心的複雜多變息息相關。天時、地利、人和,匯聚成美好的歷史;倘若四大不調,災難就會發生。

「心」是祥和的關鍵。如何保護好「心」?即是轉「貪、瞋、癡」三毒為「聞、思、修」三慧。

「聞、思、修」能啟發智慧;「貪、瞋、癡」則會毒害善心。「貪」誘使心去取著名利地位,沉迷其中、計較得失,使周遭紛紛擾擾。「瞋」也是一種毒念,心狂火燒、怒火衝天而無法安住己心,導致喪失理智惹出災禍。

人生沒有什麼好計較的,應時時自我反省:是否有私心貪念?所做是否傷害別人?是否擾亂人心?……

懺悔,就像清水洗淨髒污;還要時時刻刻提起警惕心,避免再起妄念惡行。虔誠戒慎,去除煩惱的種子,愚癡滅除,智慧就生,自能輕安自在。

「付出無所求」是一道心靈防護門,以感恩、尊重、無私的大愛造福而不染著,盡己所能付出,就是人間菩薩。

把心照顧好,為天下蒼生付出一分愛,自然人人就會來愛你;這是人生最實在也是最有價值的事。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Writer:Master Cheng-Yen

2007/01/03

我的素食之旅
The trip of vegetarian food

文/黃銘傑 花蓮慈濟醫院牙科主任
Writer:Huang,Ming-Jie,Manager of the dental department,Hualien Tzu Chi Medical Quarterly.

說到吃素食,算一算,不知不覺已經吃了近十年的素食了;這一路過來,似乎是有許多的因緣,讓我與素食結下了不解的緣;當兵、內子、雪克、父親……

緣起

應該是從馬祖當兵說起,當時服役於馬祖野戰醫院,因外島耕作面積有限,食物種類不多,因此部隊醫院伙食往往不容易讓大伙滿意,常常找不到阿兵哥願意當採買,在沒有人有意願之下,我被拱出來當採買;既然被硬推出來,我就與大家約法三章:「我定盡力而為,若菜色不好請大家多指導、多指教,不要惡言謾罵。」一段時間後做得也算是上軌道。由於外島物質缺乏,醫院也養了幾頭豬,以便逢年過節加菜之用。

擔任採買的人由於必需監督廚房食物之準備與烹調,於是有機會親眼目睹了活生生的豬被五花大綁以及宰殺過程,觸目驚心的畫面至今仍忘不了。從此以後,每次看到或聞到豬肉味,就似乎從胃中會冒出一股豬腥味,對豬肉我就越來越不敢領教了。

萌芽

退伍後,回台大醫院當牙科住院醫師,認識了現在的太太,並在第三年住院醫師快結束時結婚,因為太太想養隻貓當寵物,但又怕會有貓蚤,後來覺得狗也蠻可愛的,又比較沒有跳蚤的問題,所以後來就決定養一隻小狗。

在寵物店的櫥窗內,有隻二個月大的小狗,不斷的向我們搖尾巴。「就是你了!Shakor(雪克)。」心中打定了主意。於是雪克就成了我們家中的一員。

在台北擁擠的小套房內,也因為有了雪克的潤滑,使得生活雖然忙碌卻充滿了歡笑。一天凌晨四點,十個月大的雪克突然一陣狂吠後,在小小的屋內狂奔,最後跳到我的懷中發抖,一個多月後又發生一次,就像台語說的「著驚」一般,經獸醫診斷是癲癇的小發作。

據獸醫表示,除非發作頻繁要不然是無需治療的,我們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情走出了獸醫的診間。但是就在我們搬到花蓮的那一天,也許是陌生環境造成的壓力,雪克的癲癇又發作了,但這一次就像人的大發作一般的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驚慌的我們帶著雪克回到台北就醫,藥物的控制,雖然減少發作的頻率,但是只要稍有外在的刺激、壓力,如鞭炮聲等等,就會再度發作。為了治療小狗的病情卻也讓我們接觸到了佛法:太太大哥的一位小學同學修習密宗有年,這位師兄為雪克觀想,雪克的病情是因為上輩子做的孽,冤親債主找上門,要我們多唸大悲咒迴向給這些人。

雖然心中不是很相信,但抱著反正也沒有害處的心?姑且一試,就經常唸大悲咒回向給雪克的所謂的冤親債主們,想不到發作的次數慢慢的減少,最後竟不藥而癒。在接觸佛法後免不了會接觸到一些素食的東西,太太從小身體就不是很好,在看了許多素食的書籍後,決定開始吃健康素食,而我因為陪著太太吃飯,自然也成了大半個素食者了,也拜素食之賜,內子的許多陳年毛病竟也好了大半。

雪克的癲癇好了,但是卻患了腸胃炎,一直都治不好。由於我們對佛法、對輪迴也逐漸有些概念,於是又去請教那位密宗師兄。這次他不願表示什麼,他只說要多從生活中注意,今生不要再造業。並說了一句,肉對狗不好。我過去習慣買雞胸肉給狗吃。自此,也開始讓雪克吃素。而雪克也不排斥。今年它已經十四歲了,沒再患腸胃病。

臨門一腳

兒子出生那一年,父親因大腸癌開刀,由於大腸癌與素食可說有直接的關係,為了勸說父親多吃素食,於是我決定陪父親吃素,從此不再碰葷食了。而初生的兒子我們也決定讓他成為素食者。

吃素雖然有些許不便,只要下了決心就成了,但是要小孩從小吃素,卻是萬般的困難。難的不是小孩,而是那些偏執的大人、親戚們。

一聽到小嬰兒也要跟我們吃素,就跳出一大堆親戚、朋友反對的聲音,有的甚至說我們夫妻是拿小孩當小白鼠在做實驗。其實我們也看了許多書籍、雜誌和文章,知道素食對小孩的正面影響絕對較多;加上許多我們的一些病人朋友,他們的小孩也不乏胎?素的情況;而他們個個健康狀況良好,有的老師還說:奇怪了!全班都在發燒、咳嗽、流鼻水,就你們家的小傢伙都不生病!

結果

有了許多的正面結果當後盾,讓我們的心更加篤定。如果我們給小孩吃素是把小孩當小白鼠,那我要對吃葷食者說,其實你們只是樣本數較大罷了!而結果呢,當然素食者較優囉!這不是隨便說說的,最近的研究顯示,吃素的人平均IQ較高喔!

今年升上小四的兒子,今年11月的太魯閣馬拉松,也很輕鬆的跑完全民健跑5公里的路程;而小三那一年他在班上總成績也名列前茅。由此可見吃素是健康的,這是不容質疑的。

我在初到花蓮的頭一、兩年,就因為工作姿勢常需彎腰駝背而造成椎間盤突出,有一陣子還常常跑復健科做復健,心中憂心的想:完了!才剛三十初頭,我牙科事業才要起步而已,就已經得到腰酸背痛的老人病了。但吃素後,由於肌肉耐力自然的加強,因此就不曾再到復健科報到了!而太太因為體質虛弱過去常常感冒,加上腸胃又差,一吃感冒藥最後就又會演變成胃發炎,每次不打個三、四天的點滴讓胃休息不可!這樣的戲碼在我們吃素前不斷的重演,一年要演個兩三回,吃素後竟然逐漸的不藥而癒,而且氣色越來越好。

感恩   

素食十年,這一路走來是那麼的自然,但卻也是這許許多多的因緣所牽引,感謝這一路走來帶引我們的小狗以及我的太太,讓我最後下定決心完全吃素的父親,也要感恩在慈濟的環境下,讓我們吃素吃得輕鬆,不用到處找不到素食餐廳。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