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5
救災最重要~李桂鴦放下滿處泥濘的房子投入慈濟,三週後才清理自宅
新聞日期:中華民國98年09月04日
自家受災,淤泥淹到半層樓高,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村的慈濟志工李桂鴦,先協助災情慘重的佳冬鄉民,在投入慈濟救災協調中心的三個禮拜之後,才默默返回家做清掃工作。
雖然家裡還凌亂不堪,但三週來,李桂鴦義無反顧天天到慈濟位於羌園的服務中心投入救災行列,引導海內外慈濟人醫會醫護人員深入屏東縣佳冬鄉進行醫療往診,並發揮在地人的本色,帶著北臺灣南下支援的慈濟人分成多條線路走進災區,挨家挨戶實地走訪,瞭解居民的生活需要。
白天做志工,晚上和先生及小兒子借住志工家,直到受災區救援告一段落,日前就讀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大女兒謝雅婷也從花蓮回來幫忙,才開始著手整理自家環境,希望這個週日可以搬回家。
目前家裡內部大約已整理差不多,一樓和室的木製地板全數腐爛,全部挖除,客廳電視櫃和房間衣櫥都重新買過。四日,全家人依然通力合作,女兒幫忙清洗鍋碗瓢盆,李桂鴦則拿著大湯杓,在特大號的鍋爐裡不斷翻攪,李桂鴦笑說:「要消毒,以前手拿這支大湯杓是救災時用來煮熱食的,誰曉得,今天會拿來煮這些餐具。」
李桂鴦解釋,大同村的堤坊潰堤,大水挾帶大量泥沙一路從大同村開始淹,經過羌園村、焰溫村,來到她住的塭豐村,災情就屬塭豐村最嚴重。李桂鴦的房子是全村地勢最高點,房子的一樓等於別人的二樓高,她慨嘆,自己家裡都淹掉半層樓了,更不要說街坊鄰居們淹到一層樓高的慘況了。
李桂鴦說,大水來後,她和先生以及念義守大學的小兒子三人、大伯一家四人,加上對面一對父子,共九個人,就躲在二樓唯一的小佛堂內,整整一天沒吃沒喝,直到九日中午才嚐到慈濟送來的便當。
李桂鴦回憶,八日早上七點左右,她還在連絡其他志工該如何救災,想不到在打開家門的那一刻水湧了進來,看到對面賣瓦斯與白米的鄰居也在搶救一樓的物資,心想:「米是糧食,可以救人!」於是趕緊叫小兒子謝仁豪與大伯的兒子謝尚祐先去幫鄰居扛米再回家搬傢俱。四十袋的白米,每袋三十公斤,兩位壯丁扛完米後不過二十分鐘,家裡已淹半樓高,一樓的傢俱也來不及搶救了。
七個人跑到二樓後,李桂鴦又發現對面僅有一層樓房的陳姓父子還沒逃出來,當時水已淹到胸部,她又請小兒子謝仁豪涉水過去把二個人救出來。這對父子,父親65歲,患有心臟病,兒子34歲,因病走路無法平衡。謝仁豪事後說,他趕到對面後,門被大水擋住無法開啟,他是打開側邊的窗戶才得以救出這對父子。
在慈濟多年的訪視經驗培養出李桂鴦智慧的判斷與明快的決定,凡事為他人著想,成功救米也救人。李桂鴦笑說,「還好有救到那四十包的白米,」後來有些鄰居游泳來向米商要米回家煮食,米商也將白米分裝成一包包,大方供應給鄰居,發揮社區自助的力量。
九日村子裡的老人和小孩先被救出,第三天全村撤村,她便投入志工工作,問李桂鴦三週來的心情如何?她說,只能用四個字形容,「悲喜交加」。悲的是大家遭受到這麼大的災難、喜的是災難過後,很多慈善團體,包括慈濟的志工都來協助,複雜的情緒,言語難以形容。
經歷一天一夜沒水沒電沒得吃的生活,李桂鴦說,「世事無常,以往都是在幫忙救災,想不到現在自己也變成了受災戶!」在拿到便當的那一刻,眼淚撲簌直流,小兒子在接到便當的當下才深深體會原來媽媽平常做慈濟是這麼地有意義。
李桂鴦也感恩有志工的關懷與加油,自己一點都不孤單,雖然家中也淹水但有先生的支持讓她得以和志工們先進行對村民的膚慰與關懷。
新聞提供:佛教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陳怡君
靜思語: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必先雕塑好自己的形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